联系电话:400-887-6663 |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孟子:三迁择芳邻 七篇矩天下

2017-02-14 16:58:45

2017-02-14 16:58:45

家风体现价值观,优秀的家风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观。孟氏以《孟子》七篇为家训是个大智慧。

虽然初看起来,《孟子》似乎与家风家训无关,这里面并没有提供怎么解决姑嫂之间、婆媳之间问题的具体方案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《孟子》里面不少内容涉及了家庭教育、伦理关系,还论述了个人、家庭、国家之间的关系,比如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”“人人亲其亲、长其长,而天下平”等等。

更重要的是,《孟子》一书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修身、齐家、为政之道,传递着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和基本价值取向。后来的家训,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孟子的思想,不一定点到孟子具体的哪一句话,但一定是指向孟子的做人道理,体现孟子的价值观。从这个层面讲,《孟子》可以看作是一种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家训。我们要充分挖掘和传承其中的精神富矿。

《孟子》一上来就讲了“义利之辨”,阐述了基本的价值观——先义后利,义高于利,这个价值观是贯穿整个《孟子》七篇一个重要的思想。任何时候道义都要放在第一位,私义私利不能放在道义的前面。《孟子》还特别强调,这是针对官员讲的,对于官员、对于有公共职务的人来讲,道义必须放到私利的前面。

还有,孟子讲大丈夫的精神,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,讲得是富贵不能腐化你,贫贱不会改变你的节操,威武不能使你屈服,也就是说任何外在的威胁都不会改变你的操守。一旦你有这么坚定的人格操守,那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,你都不会改变你的信仰,也就能保持自身的廉洁品性。再比如,孟子说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”,这种浩然正气“至大至刚”,充塞于天地之间。只有行于正道,光明正大,人们才能充满浩然正气,一身正能量,否则,所作所为不能心安理得,心有亏欠,正气就不能充分伸张。

孟子所论“天爵”“人爵”也非常富有启示意义。孟子所说“天爵”是指由仁义忠信而通达的道德境界、精神境界或者说是一种天地境界,而所谓“人爵”就是指公卿大夫之类的官位、官阶。孟子说,古代人修其“天爵”,道德境界高了之后,“人爵”自然会随之而来。但是“现代的人”把修“天爵”,把仁义道德作为获得“人爵”官位的工具,得到“人爵”之后,就放弃了“天爵”——仁义道德的精神修养。孟子认为,这种放弃“天爵”修养的人,颠倒错乱,最终会崩塌的。“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”,我们看到一些官员从政之初,可谓小心翼翼,还是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公心的,有理想、有追求,但是到了一定高的位置,掌握了比较大的权力之后,往往就会得意忘形,甚至胆大妄为,党纪国法抛之脑后,完全放弃了道德修养,乃至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,正孟子所谓得其“人爵”而忘其“天爵”者也。

官员为什么会腐化堕落?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,官员丧失了理想与精神追求,放弃了道德修养。也有很多能干的官员,非常爱民亲民,把造福一方百姓看作自己的一种精神修行,看作一种大我的完成。《孟子》“上下与天地同流”“万物皆备于我矣。反身而诚,乐莫大焉”等说的都是一种“大我”的精神境界,这种境界通于天地浩然之气,有了这种正气,可以说就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百姓服务中去。同时,有了这种正气,就会“睟面盎背”“施于四体”,全身的气血都会更加通畅,获得一种自得其乐的精神满足。有了这种追求与满足,自然也不会去追逐物欲享乐。

可以说,《孟子》七篇饱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我们要结合时代要求,更加深入地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内涵,让其更好地润泽人心,教化世人。

(作者:著名哲学家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陈来 九亲文化整理发布)


分享到:

评论

登录后参与评论

  • 正在加载...
  • 加载更多
  •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,马上来评论吧

精彩评论

  • -

  • 正在加载...
  • 加载更多
  •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,马上来评论吧